通辽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

新城二小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学校文章>内容详情

【通辽新城第二小学】2020年3月20日

发布时间: 2020-03-23 22:03 发布单位: 通辽新城第二小学 浏览量: 2645 【公开】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开学前第一课”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第三部分: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教师阅读分享

本期与大家分享的图书是

  《云中记》

  分享教师:

  陈思雨

0?wx_fmt=png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云中村的味道越来越淡,他的力气在消散,内心越发不安。于是,两匹马,一个老祭师,踏上了回乡的山路。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碉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祭师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然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和所有的记忆,很快就要伴随山体滑坡长眠江底……

 

 

阅读感悟

 

  在看到书的大致简介后,本以为这是一部宏大历史叙述式的小说,通过对十一年前那场大灾难的记述描写,表达正能量的思想。毕竟宏大历史叙述式阿来老师的写作特点,但《云中记》却让我大吃一惊,这部仅花费5个月,27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记述那场自然灾害的惨烈与全国人民的救援,而是放在了“归乡”之处。

  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阿巴回到云中村里独自生活的描写,用清新的笔法记述他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用一种较为平淡的文字来衬托出不可言说的悲痛与哀伤。那似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要不是总在现实与过往之间切换,反而会让人有一种隔绝的喧嚣的宁静。

  但这份宁静却隐匿在一场浩劫的背后,用平淡的景物描写、故事叙述反而让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故事显得更为沉重。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人文内涵、话题性、叙事方式等方面都相当突出的作品,也再次印证了阿来这些年在创作上所呈现的一贯高水准。汶川地震已过去十多年,带给震区乃至国人的震撼至今尚存,相关题材作品并不鲜见,难得的是阿来选取独特视角,以虚实结合手法讲述了这个伤感、悲悯与诗意并存的故事。在生死面前,许多事情显得微不足道。


“科学小实验”展示


二年一班  王馨雨同学




640?wx_fmt=jpeg  

“空中课堂”展示课

 

  英语课:于洪娜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系,大学本科,文学学士,获得大学专业英语四级。2014年参加工作,小学二级教师。

课程理念

这节课是SLBook1Unit2Facelesson1,因为我所教的是一二年级低年段孩子,作为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在刚开始上课时融入一首与本课相关的英文歌曲,把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授单词时,通过有趣的图片来引出新单词,领读并注重单词发音。在单词操练环节,大量的加入游戏,加深学生记忆,巩固所学知识,课堂中所涉及的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从而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掌握本节课内容。

课程展示


640?wx_fmt=jpeg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信息代码:蒙ICP备202100127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